咨询热线:

023-65183893   023-86805555

新闻动态

LATEST NEWS

不同能级强夯加固处理现场试验对比
来源: | 作者:cqywyt | 发布时间: 2398天前 | 804 次浏览 | 分享到:
    强夯法是一种动力密实法或动力固结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巨大的夯击能,在地基中产生冲击应力对地基土进行挤密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强夯法处理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在不同土质或不同建筑类型地基处理、坝基加固[1]、桩基纠偏[2]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强夯加固效果检测主要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动力触探试验及静载荷试验等方法[3-6],此外,还有一些新技术应用于强夯检测中[7-8]。基于现场检测强夯加固处理效果的研究较多,其中多数检测针对夯后,部分涉及夯前、夯后的对比检测与分析;此外,在同一个地基处理场地,需要布置不同能级,故有些研究对不同能级强夯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目前,结合上述强夯前后和多能级两个角度的研究不多。本文以2种能级+强夯前后比较为出发点,展开相关试验研究。
    1 现场试验
    1.1 试验方案设计
    共设置2个强夯试验区(图1),分别为6 000 kN·m能级试验区和10 000 kN·m能级试验区,2个试验区均进行5遍强夯:1)6 000 kN·m能级试验区的第1、2遍为点夯,夯击能为6 000 kN·m,主夯点间距 7.0 m,呈正方形布置。夯点夯击次数,由现场的施工确定;夯点收锤标准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 mm控制。第3遍为点夯,夯击能为3 000 kN·m,主夯点间距7.0 m,呈正方形布置。夯点夯击次数,由现场的施工确定;夯点收锤标准以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 mm控制。最后采用1 500 kN·m 夯击满夯2遍,每夯点夯击2击,要求夯锤地面积彼此搭接 13。2)10 000 kN·m能级试验区的第1、2 遍为点夯,夯击能为10 000 kN·m,主夯点间距 10.0 m,呈正方形布置。夯点夯击次数,由现场的施工确定;夯点收锤标准以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小于200 mm控制。第3遍为点夯,夯击能为4 000 kN·m,主夯点间距10.0 m,呈正方形布置。夯点夯击次数,由现场的施工确定;夯点收锤标准以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 mm控制。最后,采用1 500 kN·m夯击满夯2遍,每夯点夯击2击,要求夯锤地面积彼此搭接13。
    依托工程场区原始地貌为海岸丘陵地貌,南部为回填区,北部为挖方区。下伏基岩为早志留系连滩组第2段(S112)互层分布的泥质细砂岩、含粉砂泥岩与页岩,夹少量含砾砂岩。其底部与古墓组整合接触,顶部与合浦组为整合接触,砂页岩具有底冲刷面,印模及鲍马序列发育的浊流沉积为主,砂岩中水平层理、斜层理发育,显示底层倒转特征,泥岩、页岩的条带、条纹构造发育。2个场地试验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素填土:杂色,以灰黄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岩性不均匀,呈稍密-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石直径由几厘米至近1 m,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较大,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③-1全风化泥页岩:黄色,深灰色,土状结构,层理不清,手捏易碎。④-1强风化泥页岩:黄色,深灰色,页岩层理清晰,片理面光滑、细腻;泥岩泥状结构,层理不清。④-2强风化砂岩:黄色-深灰色,粉、细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及斜层理发育;岩体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被浸染,局部被铁质氧化物及方解石脉充填,夹石英质岩脉。岩体风化带岩石破碎严重,取芯率低。⑤-2中风化砂岩:灰黄-深灰色,层状结构,泥质胶结,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被浸染,局部被铁质氧化物及方解石脉充填;岩芯呈短柱状或块状,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采取率较低,岩石质量指标(RQD)差。http://www.cqywyt.co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1:023-65183893


联系电话2023-86805555


公司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

                       大杨公桥36号4幢10-13